总述 |
HC1320是由水性醇酸树脂、顔填料、水性助剂、水等成分组成的单组份金属防护漆 |
产品特性 |
水性环保型产品,以水为稀释剂,储存、施工安全稳定,不燃不爆 优异的涂装性 优良的光泽和顔色的保持性 |
推荐用途 |
工业防护:适用于轻度腐蚀环境下的钢铁或木结构的防护涂层,如钢结构,起重机、脚手架、塔吊等,建筑工程内外部如:门、窗、护栏等,可作为面漆使用; 海洋工程防护:甲板以上建筑物、设备、钢材结构等 |
漆料类型/颜料类型 |
水性醇酸树脂/防锈颜料 |
颜色 |
根据标准色卡或用户要求订制 |
表面 |
亮光 |
主漆密度 |
约1.25kg/L (因顔色的不同有些许变化) |
体积固体份 |
42±1% (理论值) |
理论涂布率 |
以40μm干膜厚度计算:8.4㎡/kg,实际涂布率要考虑适当的损耗 |
典型膜厚 |
湿膜:95μm,干膜:40μm |
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|
≤150 g/L |
固化机理 |
水份挥发和空气氧化 |
表干时间 |
1小时(温度25℃,相对湿度≤50%) |
指压干 |
12小时(温度25℃,相对湿度≤50%) |
实干 |
48小时(温度25℃,相对湿度≤50%) |
完全固化 |
7天(温度25℃,相对湿度≤50%) |
重涂时间 |
最大15天 |
适应底材 |
已涂底漆表面或已处理的钢材表面 |
推荐底漆 |
HC-1101醇酸防锈漆 |
后道涂层 |
无 |
配套兼容 |
本产品请勿与有锌层的钢铁、环氧富锌或无机富锌涂层、焦油煤沥青涂层配套使用 |
包装规格 |
单组份: 20kg |
储存和产品有效期 |
4-38℃,密封储存于阴凉处,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。容器必须牢固密封。自发货日期起,有效储存期为六个月。超过保质期的产品经检验确认,若合格可继续使用。 |
表面处理
参见配套底漆或中间漆的表面处理。
底漆涂层:用合适的清洗剂清除油脂、污物;超过最长重涂时间的底漆涂层用砂纸打磨拉毛处理。
钢材表面:按SSPC-SP1标准,用溶剂清理底材表面的油脂、污物,然后用动力工具处理至ISO8501规定的St3级,或喷砂、抛丸处理并达到ISO 8501规定的Sa2级或以上。或采用酸洗磷化处理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。
本产品设计用于清洁、干燥和完好的可兼容底漆涂层上,或用于没有油脂、锈、水汽、可溶性盐及其它污染物,彻底清洁后的钢材表面。
表面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涂层的质量。所有待涂覆的表面均应清洁、干燥、无任何污染物。
施工指导
稀释剂 |
水(推荐使用去离子水,也可使用没有污染的自来水) |
稀释剂用量 |
无气喷涂: 0~10%;空气喷涂:10~20%;刷涂、辊涂:0~10%; |
工具清洗 |
清水冲洗 |
混合搅拌 |
本产品是单组分产品,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开稀,搅拌时搅拌器应伸至容器底部,搅拌均匀方可使用。 |
施工方法 |
无气喷涂,空气喷涂,刷涂,辊涂 |
喷孔 |
无气喷涂:0.33-0.43mm, 空气喷涂:1.5-2.0mm;(供参考,可根据情况调整) |
出口压力 |
无气喷涂≥10MPa,空气喷涂:0.3-0.5 MPa;(供参考,可根据情况调整) |
施工环境: |
空气温度5℃~40℃,空气相对湿度<85% |
底材温度: |
高于露点温度3℃以上,避免水汽凝结 |
注意事项: |
涂装设备避免与溶剂型涂料接触,应使用专一水性涂料的喷涂设备,并确保涂装工具及流体管线干净,无其它涂料或溶剂残留。 在规定的环境范围内施工和干燥,避免有明水和雨淋。 干燥期间相对湿度应低于80%,最好在40~60%的范围内。施工和干燥期间应保证良好的通风,释放出的水份所需的通风量大约为75m3/L漆(20℃)。 涂装后如需对涂装的产品进行涂胶、打蜡等处理或者是需要密封、贴膜等包装处理,应确保这些材料对涂层没有伤害,并确保涂层已经达到实干或完全固化状态。 |